山东省发展改革委2023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若干措施、碳达峰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能源等17个分领域工作方案,省级层面“1+1+N”政策体系不断落地生效。印发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立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889个。二是加快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9395.8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579亿千瓦时,装机量和发电量较2020年实现“两个基本翻番”。三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路径。制定《山东省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推动22个试点地区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烟台市获得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四是加快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负责的26项两轮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已完成21项,其余5项正按时序推进整改。
二、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一是建立完善统筹推进体系。召开全省现场观摩工作会议,将黄河战略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省际合作事项、重大活动三张清单,统筹推进年度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建立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设立100亿元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构建起“1+9+N”规划政策体系。三是建立完善问题解决体系。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核查,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我省的1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加力提速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出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160项重点任务、年度116项具体举措,配套建立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要素保障、评估督导工作体系,高水平举办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二是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生产力布局,壮大“十强”产业,集中支持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数量居全国首位、总规模超1.3万亿元,180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276家领军企业总规模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3.3万亿元。三是培优树强创新引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居全国首位,新培育省企业技术中心165家、总数达到2209家。优选实施年度重大产业攻关项目66个、总投资1159亿元。
四、持续提升节能增效水平。一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两高”行业能效改造提升三年行动,“一企一策”制定实施能效改造提升方案。二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制定出台强化能耗煤耗要素保障若干措施,合理保障重点项目用能用煤需求。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引导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强化对新上耗煤项目监督管理,新上耗煤项目依规落实减量替代措施。推动发放煤炭清洁利用和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762亿元,信贷总量、受惠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五、扎实做好其他领域生态环保工作。一是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达到7015公里,天然气产量达到8.46亿立方米,三大油气公司累计向我省供应天然气218.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3%。二是完善环境价格信用管理机制。制定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对未达超低排放要求企业实施用电加价政策。持续强化环境信用信息归集,及时公示环境领域信用“红黑名单”,为开展差异化监管提供依据。三是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依法依规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职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四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各项任务,助力美丽河湖、海湾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聚焦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原文链接:http://fgw.shandong.gov.cn/art/2024/4/22/art_91082_104360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