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发改法治

“四地”建设 从绿色之窗看产业之光

时间:2023-09-17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江源大地的秋季,是丰收的时节,更是迎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收获季”——

  第24届青洽会创三大“历届之最”:线上线下参展宾客超1500万人次,宾客规模为历届之最;400余家境内外企业展示5000余件产品,参展商品种类创历届之最;成功签约合作项目225个、金额3470亿元,均创历届新高。

  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各类农畜产品总销售额达286万元;江苏青海两省达成签约项目10个,签约金额超10亿元;青海省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赛销售额459.05万元……

  打开“绿色之窗”,看见“产业之光”,推开“合作之门”……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为青海擘画了“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发展蓝图。

  青海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省情实际,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通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展之路

  以绿色为底色以生态为靠山

  绿色,是青海发展的“底色”;生态,是青海发展的“靠山”。

  青海的生态旅游资源富足、知名且自信,这里有海天一线的青海湖、有百亩油菜花海金门源、有千米观湖栈道龙羊峡、有原始森林互助北山……这些绝美的景色是自然馈赠予青海的礼物,更是青海特有的“珍宝”。

  初秋时节,走进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一颗颗饱满的深红色枸杞静静地躺在蓝色塑料筐内,它们将被打包运送到天津港,从那里再乘坐轮船漂洋过海,抵达万里之外的订单目的地——法国。

  从最初的简单种植,到如今打造品牌全面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凭借柴达木盆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决心,格尔木枸杞 “红色名片”越来越亮,“青字号”农畜产品奔远方的底气更足。

  进入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但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来说,中国走在了前列。其中,离不开青海察尔汗盐湖对电动车电池核心碳酸锂材料的鼎力支持。

  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到绿色电力供应,从绿色出行产业支撑到绿色清肺生态游……青海一张“绿色牌”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青海蹄疾步稳建设产业“四地”,更是离不开“绿色”与“生态”。

  风光无限

  打造清洁能源高地展现“新”速度

  绿水青山是生态优势,清洁能源则是发展骄傲。

  登上海南州绿色发展园区观光台,昔日“不毛之地”的塔拉滩不再是荒凉、干旱,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板,绵延到天际线。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的马生兴看着眼前“光伏羊”的膘情,真切感受到了光伏发展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在西宁,一条涵盖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发展初具雏形,实现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发电、下游发电促进上游制造”的循环发展体系,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保障。

  越来越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再次证明青海是保障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热土,充满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

  目前,青海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建设规模、利用效率方面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以上。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清洁能源重点项目正在集中建设。

  近年来,青海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能源消费体系建设、储能多元打造,使清洁能源发展“风生水起”“风光无限”。

  科技创新

  筑起青海高技术制造业全新优势

  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曾因一道技术难关制约了前行的步伐:在大数据助力降碳的同时,如何继续发挥退役光伏组件绿色效益?

  随着7月10日由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开发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卡脖子”的难题终被破解。

  该项目旨在探索清洁能源固态废弃物规范回收及可循环、高值化再生利用的新兴产业途径,目前,项目首条中试线综合回收率达92%,为我国晶硅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科技示范样板。

  “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实现了光伏组件各核心材料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满足光伏上下游产业对回收产品的要求,真正实现产业绿色循环。”该创新中心产业检测与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崇锋介绍。

  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回收技术研究等,是青海企业创新的缩影。

  科技创新的浪潮奔涌向前,青海在构建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有机畜牧产业链中,经历着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有风浪,亦有风景。

  省内不断增长的专精特新企业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筑起了青海高技术制造业全新优势。

  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发展蓝图的正确指引下,青海举全省之力,营造干的氛围,掀起干的热潮,为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生动实践而不懈努力……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309/t20230912_852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海东“蔬”写乡村产业新图景


下一篇:兰西城市群政务服务一体化联盟成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