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贵德县坚持“三度”融合 跑出种业振兴“加速度”
近年来,贵德县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动融入“北繁高地”建设进程,坚持提高“准度”、聚焦“力度”、拓展“深度”,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牢牢掌握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紧盯粮食安全“源头保障”,突出目标导向,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贵德县“十四五”农牧和科技发展规划》《贵德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贵德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专题部署种业振兴重点任务,为全县种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同时,发挥“红色产业联盟”平台优势,投入项目资金911万元,支持中农发、禾佳源、互丰、金穗等制种企业,推动贵德种子走出去,显著提升了发展大局中的“贵德分量”。
突出“抓发展质量,建质量强县”主线,量化生态资源价值,科学规划制种布局,差异化配置“三河四沟”品种,拓宽生态产品变现渠道,先后建成各类农作物良种基地4.17万亩、麦类作物“三圃田”1100亩,展示冬小麦原良种新品种10个、春小麦新品种18个、青稞新品种12个,吸纳周边群众1500余人就地务工,辐射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2400元以上。同时,完善种子质量监督体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制假售假、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产出源头质量,累计检查制种地块50余个,检查生产经营主体4家次,检测品种32个。
紧扣贵德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搭建西高所、省农科院等政研企联络平台,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同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促进育种创新资源聚集。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活动2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户达1500余人次,培育的青麦38、高原437、青杂5号等系列品种被广泛应用至大通、互助、民和等省内重点农业大县。同时,结合推广实际,建成集中连片的“四个万亩”制种基地,初步实现良种繁育规模化,预计生产各类良种达3100万公斤,可为省内外近60万亩耕地提供优质种源。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304/t20230403_840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