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红” 援助“清” 审批“绿”——西宁市发展改革委全力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
自5月7日城西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作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第一时间成立应对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印发《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市纪委监委“十坚决”“十严禁”纪律要求,全面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激励广大干部在疫情工作一线担当作为的通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党旗“红”,彰显发改担当。5月9日上午,为强化防控一线组织保障,市发展改革委成立“联点昆西社区临时党支部”,办公室主任钟经道担任支部书记,投资科科长郭颖超、规划科科长景芳德、综合科干部蒋明璨担任支部委员,办公室干部张生瑜、服务业指导中心干部宋青隆为成员,组成党员先锋队,在鲜红的党旗下,临时党支部委员用铿锵有力、整齐洪亮的誓词庄严宣誓,有效筑起牢固的“红色堡垒”。5月10日接到昆西社区通知,需要连日开展核酸筛查,并且要在委门口设置一个核算监测点,征用办公楼大厅储备检测物资,由社区和临时党支部共同负责组织核算监测。临时党支部服从大局、主动作为,高效组织完成两个小区近300户、1000余人居民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关于城西区居家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共84名机关党员干部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就近加入“志愿红”,有序投入到社区维护秩序、检测引导、物资代购等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发改干部良好形象。
援助“清”,体现发改贡献。5月9日全市天气好转、气温升高,市发展改革委党员先锋队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开展“一线送清凉”活动,制作150份绿豆粥和购买120盒金嗓子喉宝,准时送到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和昆西社区,委托他们将这份“清凉”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同时,市发展改革委党员先锋队,积极联系线上供应商,将便民蔬菜水果摊搬进了小区,送物资上门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多次向联点昆西社区送去方便面、矿泉水、消毒凝胶等基本生活物资,安排“放心粮油店”加工500个馒头和500个花卷,无偿捐赠给城中区中央厨房。制作了300余个粽子,送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慰问了家属院7户因疫情管控,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不方便的退休干部,助推大家共同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用行动体现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审批“绿”,履行发改职责。开辟线上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线上审批形式对方舱医院、医疗救治中心、南北大街等城市路网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可研批复,确保静态管控结束后顺利开工建设。开辟线上会商绿色通道。围绕44项未开工前期项目,通过发改、自规、财政等部门会商联审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和土地、融资问题清单,线上会商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力促静态管理解除后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加快形成更多新的投资。落实服务业惠企纾困政策。按照《西宁市“暖企稳商纾困”行动方案》要求,组织人员对主要工作目标进行盘点和梳理,研究谋划西宁市惠企纾困十大行动方案,重点为受疫情较为严重的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力促服务业恢复。落实保供稳价“绿色通道”政策。组织协调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城投公司等成员单位,畅通保障渠道,加强货源组织调配,落实农副产品、疫情防控用品“绿色通道”政策,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确保全市物价平稳。同时,密切关注肉、蛋、菜等重要农副产品价格走势,做好《西宁市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西宁市“菜篮子”市场供应应急保供预案》等政策应急启动准备工作,切实做到准备充分、防患于未然。做好粮油供应保障。紧盯西宁市辖区内3家批发市场、4家加工企业、3家储备企业、14家综合商超和7家重点经销单位的粮油产品“产购储加销”变动情况,始终保持2-5家“放心粮油”店正常营业,推进西宁市粮油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建设,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205/t20220514_813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逆风而行战疫情 不负使命保粮安—西宁粮食系统全力以赴战疫情保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