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声音丨省发改委:让老百姓从新国发2号文件中分享到更多“绿色红利”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王代良在做客《阳光946党风政风行风热线》“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贵州在行动”系列访谈时表示,贵州省将牢牢把握从“试验区”向“先行区”提升的内在要求,以更高目标、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在贯彻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持续做示范、走前列,坚持以“五个绿色”为主抓手,系统谋划、务实推进、狠抓落实。
第一,着力完善绿色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近年来,贵州省突出了重大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时序性,在认真落实中央改革“规定动作”的同时,充分发扬地方首创精神做好“自选动作”。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过5年多实践探索,34项核心制度成果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全面建立,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抓住用好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建立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有偿使用等制度,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模式,探索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和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推动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在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求突破。
第二,着力筑牢绿色屏障。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充分发挥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一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为保护好一江清水作出应有贡献。我们将坚定不移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提升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和质量,持续推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在科学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上求突破。
第三,着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发展绿色经济既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将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体现生态环境优势的特色产业。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巩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开展规模化碳捕获利用及封存,积极参与全国碳汇金融市场竞争与合作,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求突破。
第四,着力建造绿色家园。因势利导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绿色家园。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守牢“绿色门槛”,健全污染防治体系,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开展水、大气、土壤、固废等环境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在系统性治理专项攻坚上求突破。
第五,着力培育绿色文化。绿色文化的核心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观念,贵州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培育生态文明新风尚,深入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常态化办好贵州生态日、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着力完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筹办方式、运行机制和保障模式,不断提升论坛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更广泛更深入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充分更全面展示贵州生态文明生动实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全球实践,在创新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求突破。
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贵州将牢记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用好新国发2号文件带来的政策空间、政策红利,将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戮力同心、扎实苦干,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贵州人民打造取之不竭的“绿色宝库”,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银行”。
原文链接:http://fgw.guizhou.gov.cn/fggz/wndt/202204/t20220401_732091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王晨在四川调研时强调 团结奋斗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奋发有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彭清华参加有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