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在西宁召开
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交流2021年全省发展改革工作情况,研究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杰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勇同志参加会议并传达有关批示精神。
会议由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党晓勇主持。
各市州政府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2021年是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发展改革系统团结一心,努力克服疫情零星反弹、能耗双控承压、灾后恢复重建等新旧困难挑战,举全省之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经济发展攻坚战、抗震救灾保卫战,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复中固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目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举旗定向,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全省发改系统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努力工作。
会议认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始终牢记嘱托、肩担使命,充分发挥部门职责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保护生态体现新担当。编制实施“十四五”系列重大规划方案,深入实施“中华水塔”保护行动,压茬推进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经济运行实现新预期。持续加强经济调度服务,全年GDP平稳增长,就业大局稳定,CPI涨幅预计为近15年来最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储备能力再创历史新高,牛羊存栏稳中有增,交通运输有序恢复,邮政电信业势头良好。三是扩大内需取得新突破。注重需求侧精准发力,创新建立省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制度,融资专列常态化运行,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力促消费加速回暖,财政金融助企纾困成效明显。四是改革开放展现新进步。国家科技数据灾备中心落户我省,储能实验室和黄河实验室加快建设,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前一年实现目标,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实施,营商环境集中攻坚行动扎实开展,西宁综保区封关运营,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首次发车,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全面启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务实推进。五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搭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5+7+N”制度体系,建立“2411”防返贫监测机制,制定实施全省基本公共服务达标行动方案,全力加强欠薪整治,教育“双减”政策加快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开工建设城镇老旧住宅,不断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六是社会安全有了新巩固。始终保持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全面运行,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玛多抗震救灾,科学处置盐湖、省投、西钢、国投等企业债务,加强互联网金融和私募基金风险专项整治,省部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了系统研判,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对我省发展形势作了深入剖析。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一是要把握新形势。未来一段时期我省仍将处于“四期叠加”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上升的总体趋势没有变,发展机遇挑战交织共振,要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把握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和挑战,努力做到观大势未雨绸缪、抢机遇赢得主动。二是要领会新要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要求,全面落实7项“政策要求”和5个“正确认识和把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着力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三是要对标新目标。按照省委全会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心不偏离,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要进一步增强抓投资项目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聚焦“高地”“四地”“两新一重”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落地实施,努力实现投资增长目标。
会议强调,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要鼓足干劲,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一是打造“一个高地”,践行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以建设“八个新高地”为载体,守护好大美青海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二是融入“两个市场”,释放发展潜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青海全面落地,深度融入国内国外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释放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夯实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基础。三是把握三个关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青海要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的重大要求,科学制定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体系,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构建绿色电力系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是奋力建设“四地”,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五是做好五件实事,全民共享成果。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不断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色,在居民就业、教育保障、医疗服务、住房供给、粮食安全持续用力,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六是把握六个重点,稳定经济运行。聚焦关键攻坚克难,从首季开门红、做实项目库、稳定工业运行、加强调度督导、促消费扩内需、稳外资稳外贸等方面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确保全年项目投资和经济运行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会议要求,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要增强“五项本领”,全面提升发改队伍战斗力执行力。一是要学讲话学政策,增强驾驭工作的本领。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全会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及时解读学习,做好上传下达,确保政策及时落地,推动发展,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要重研究重分析,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要切实发挥党委政府决策工作的重要参谋助手作用,敏于发现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既是对大家能力素质的挑战,也是对责任担当的考验,更是必须要掌握的看家本领。要强化调查研究,钻研业务工作,提升学习转化,增强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强化执行落实力,着力提升工作效能。三是要敢拼搏善落实,增强谋事创业的本领。要牢固树立面对落后敢于争先、面对竞争敢于拼搏的工作导向,大力选用敢为人先、敢于亮剑、敢涉险难、敢闯新路的干部,多到一线、多到基层,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大要求落地见效,勇蹚深水区、勇闯无人区,全面增强发改系统“参谋部”“指挥部”“作战部”综合职能。四是要勤衔接勤汇报,增强综合协调的本领。要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一步增强发展改革部门统筹协调作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持续强化纵向联动、增强横向协同,加强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在重大事项上的协调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五是要常反思常警醒,增强拒腐防变的本领。要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准则》《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等,不逾红线、不踩底线;要以身边的案例为警醒,严格遵守纪律法律,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严格教育和管理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支援合作办专职副主任、各巡视员参加会议。各市州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发展改革委主任,各县(市、区、行委)发展改革局局长,省有关部门、各园区管委会,中央驻青有关单位,有关金融机构,省属重点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负责同志,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和驻委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fgxx/202112/t20211230_799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