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发改知识

青海省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攻坚”行动实现办事时间更短、渠道更多、成本更低

时间:2021-12-11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今年以来,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标先进水平,围绕解决营商环境核心指标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攻坚”行动,通过推进43项举措提升核心便利度。目前,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营商便利度提升10.2%,市场主体一年存活率达到90%,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更短、渠道更多、成本更低。

  一、聚力企业开办,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平台功用,上线“青海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微信小程序,推动6个事项(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企业参保登记、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全流程“一网通办”,大力推行企业开办“1111126”,即注册一个账号、登录一个平台、申请一网填报、流程一网公开、档案一键查询、自选2种模式、通办6个事项。目前,全省开办企业环节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减至2.5个工作日内,其中,省会西宁市率先步入“1时代”。截止10月底,全省新增市场主体7.01万户,日均增长217户。

  二、聚力建筑许可,加快项目落地。推进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推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办理模式,推动“综合受理、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审监互动”投资项目全流程在线并联服务,实现投资项目申报、审批、办理“一网通办”。目前,投资审批事项已精简为34项,政府审批环节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截止10月底,190项重大项目开工率为87.3%,完成投资827亿元。

  三、聚力公共设施接入,提高办理效率。推行审批服务标准化,进一步优化“一证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取消普通用户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实行“三零”(零审批、零上门、零投资)、未实行“三零”低压客户报装环节分别压减至2个和3个,高压合计办电时间已压缩至7.7个工作日,低压全过程办电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已实现“零投资”。同时,大力推行供水供气提前介入服务模式,取消现场勘查等环节,推行“e+服务”,实现全渠道、全时段办理。目前,用水、用气报装环节均压减至2个,用水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用气时间压减至10个工作日。

  四、聚力登记财产,增强用户感受。进一步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应用,优化平台和办事小程序APP功能,健全税务、住建、民政、市场监管、法院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推行预告登记、预告抵押登记、预告抵押注销登记、不动产抵押首次登记、权利人产权查询、权属状态核验业务的互联网省域内异地通办,拓展线下线上业务融合,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费征缴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时间压缩到平均3.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预告登记即时办结。

  五、聚力纳税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推行网上办为主、自主办为辅、办税厅兜底的“三位一体”办税模式,采取“六个一”,即高效集成“一次办”、电子签名“一键填”、线上帮办“一站式”,线下帮办“一条龙”、响应诉求“一天办”,税费咨询“一号答”,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推进财产行为税合并申报,整合增值税和消费税主税附加税费申报表,实现纳税人无纸化免填单服务,12类636张表单电子签名,17项办税事项即时办结,172项“最多跑一次”,“一次办”事项占比上升到 86%。截至10月底,非接触式办税占比91.24%。

  六、聚力跨境贸易,推进通关便利。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原产地智能审核”“多查合一”等模式应用,推行预约查验、下厂查验、入库查验等灵活查验方式,统筹核查指令,对涉及同一企业的多个指令,实现一次作业完成多项任务,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货物搬倒和企业等待时间。目前,进出口环节的监管证件已减少至41种,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36.9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0.56小时。

  七、聚力获得信贷,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全面推进“银税互动”“银信互动”“银担互动”,发展绿色金融,上线运行“青信融”平台,从供需两端加强和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提升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便利度、申贷获得率。获得信贷时间压缩至13个工作日,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已达303.3亿元,同比增长7.6%,“青信融”平台归集信用信息3000万条,收纳40家金融机构330项金融产品,入驻小微企业27782户,完成融资业务2517笔,金额达24.77亿元。

  通过集中攻坚,青海营商环境呈现出显著的优化态势,营商环境便利度大幅提升,特别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纳税等方面改善明显,但对标前沿水平和最佳实践,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依然有较大差距,指标的优化提升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下一步,青海省将聚力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强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强化法治引领,抓好《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营商环境相关改革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落地落细。二是强化系统推进,完善协同联动、督导监督、考核评价“三项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政策落地,对标一流目标,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动政策迭代升级,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四是强化执法监督,着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创新发展留用充足空间。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fgxx/202112/t20211208_797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省能源局举办全省能源领域业务知识培训


下一篇:青海省10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正式上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