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发展规划

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 念好“山水经” 打好“生态牌”

时间:2021-10-08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初,安徽省率先在全国试点推进“林长制”改革,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专员专责、专心专管,全省共设立各级林长5.2万名。2018年全省新增造林144.5万亩,林业总产值达404亿元。在宿松县林业局副局长黄松友看来,林业发展不再是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由各级政府来组织协调,全民参与,成效越来越好。黄松友说:“林农积极性上来了,自发地种油茶,不用动员了。再加上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撑,我们预计在2025年要达到25万亩。 ”

  为了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幸福,安徽与浙江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通过两轮试点探索出“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Ⅱ类、接近Ⅰ类。在新一轮试点中,皖浙两省重点围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环保能力建设等五大类工作,全年完成投资10.2亿元,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副局长毕孟飞说:“加快实现了新安江流域末梢治理向源头系统治理转变,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转变,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真正走出一条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

  在此基础上,安徽省201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重要区域生态补偿全覆盖,并针对长江安徽段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确保长江安徽段水清岸绿产业优。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介绍,去年安徽省共产生水污染赔付和生态补偿金4亿元,全省共产生空气质量补偿资金合计6617.3万元。

  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的同时,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19年前三季度,安徽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2%;当年1到10月份,安徽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3.1%,较上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巢湖全湖总氮、总磷和氨氮分别比2015年同期下降22.2%、15.2%和48.2%,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一次次重要会议,一次次实地督导,彰显安徽认真落实禁捕退捕的坚决态度。坚持高位推动,压实政治责任,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打赢禁捕退捕攻坚战,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全省上下把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必将确保“十年禁渔”铁令生威,如期高质量完成禁捕退捕目标任务,推动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绿色发展行稳致远。未来的长江,必将水清鱼丰,生态彻底改观。


原文链接:http://fzggw.ah.gov.cn/ywdt/mtjj/zlgh/146014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中安在线】邓向阳调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建设


下一篇:新华每日电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践行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