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发改会议

省发改委主发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1-07-09 作者: 来源: 

  

    7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海洋与渔业局以及福州市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飞文出席并作主发布,主要从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加快建设“海上福建”、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等四方面介绍了我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将突出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文章等,并围绕福建将打出哪些政策组合拳助力福建数字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将福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有关问题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具体发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9万亿元,在全国位次从2012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7位;人均GDP达10.58万元,在全国位次从2012年的第6位前移到第4位。“产业优”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重从2012年的8.1∶52.1∶39.8调整到2020年的6.2∶46.3∶47.5,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福建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创新型省份、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40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45家、工程研究中心119家、企业技术中心535家、产业协同创新院21家,初步形成福厦泉沿海科技创新走廊。成功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创响中国”等系列活动,福州新区等9个双创主体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型功能材料等4个集群入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首个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高地,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培育形成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石化一体化、高端装备等21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现有66个福建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8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万亿元。以金融、现代物流、旅游、软件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亮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7.5%,比2012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二、加快推进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建设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绘制的数字福建宏伟蓝图,加快建设“数字福建”。2019年福建获批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2020年获批成为八个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之一。成功举办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迅猛,5G、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卫星应用、区块链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5%。2020年美图、网龙等6家企业上榜全国互联网百强名单,6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企业竞争力百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基建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部署建设了福建省区块链主干网,统筹布局绿色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建设;5G基站实现了县以上区域以及重点乡镇全覆盖,城区基本实现“千兆到户”能力普及,实现与5G“双千兆”协同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全省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以上,闽政通APP实现高频便民事项马上办、掌上办。远程医疗覆盖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8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保障卡覆盖全省城乡居民,智慧旅游已全省联网。

    三、加快建设“海上福建”。建设海洋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福建省坚决贯彻落实,推动全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量达1.05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占GDP比重23.9%。海洋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一带两核六湾多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产量、水产品出口额、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等指标居全国首位。港航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全省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87个,具备停靠世界集装箱船和散货船最大主流船型条件,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6.21亿吨,其中福州港2.49亿吨、厦门港2.07亿吨。实施“智慧海洋”示范工程,海洋预报、海洋环境监测、海上救援、海上交通等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海洋载体平台持续打造,福州、厦门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持续提升。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平潭国际海岛论坛等平台影响力不断增强。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共划定十种类型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188个,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2020年我省近岸海域国考点位优良水质(一二类)比例为82.9%,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优于国家考核目标10.9个百分点。

    四、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福建加快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清洁化改造,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基本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2%,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97.9%,九市一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8%,森林蓄积量达7.2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第一,绿色生态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清新福建”成为靓丽名片。

    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更大”的重要要求和当前四项重点任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下一步,将突出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文章,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数字化建设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工程,持续放大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平台效应,加快新基建建设,构建持续升级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融合融通的数字经济体系;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构建善治善为的数字治理体系;加快民生服务领域数字化升级,构建丰富多样的惠民服务体系;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公平公正的数字生态体系,努力将数字福建打造成数字中国建设的样板区和示范区。

    二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强调“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尹力书记、王宁省长亲自挂帅,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深入研究,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出台了《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围绕海洋信息、海上牧场、海底储油、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滨海旅游、海洋碳汇等重点领域,梳理提出了328项总投资近万亿元的海洋经济重大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持续制订具体工作方案,争取成熟一个、出台一个,重点突破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新领域新业态,努力在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建设“海上福建”。

    三是全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组织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加强能耗“双控”工作,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动福建”建设,推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运用,加快发展储能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省发改委答记者问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按下了数字经济发展“快进键”。福建将打出哪些政策组合拳,助力福建数字经济的发展?

    答: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一行业、一规划、一政策、一批滚动推进项目”的要求,陆续出台关于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数字丝路、人工智能、5G、平台经济、线上经济、高清视频、电子竞技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政策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发展基础,正视存在差距,培育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良好数字生态。重点推进“五个抓”:一是抓平台建设。按照“重组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一企一策’引进一批、研究策划一批”思路,推动我省平台经济做大做强。研究制定促进我省电竞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积极打造“海峡国际电竞港”。二是抓招商引资。加大“一企一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造落地条件,吸引更多数字企业和外地闽籍企业来我省投资;实施数字经济园区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抓场景应用。编制“数字应用第一省”建设行动方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对接交流会,促进新场景孵化、落地和新应用迭代、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抓产业转型。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扶持等手段,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五是抓数据开发。加快大数据发展立法,进一步加大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实施一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数据开发市场主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面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三大经济,其中一个就是“培育壮大绿色经济”。请问您如何看待将福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崛起?

    答: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亮点多。多年来,福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崛起。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清洁化改造。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2%。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福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8%的人口、2.8%的能源消费,创造了占全国约4.3%的GDP,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重要前提,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着力引导绿色新风尚,全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上一篇:河南省发改委来我省考察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


下一篇:省发改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福建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