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来自白洋淀脱贫的答卷——团结就是力量

时间:2021-04-21 作者: 来源: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7日,回信勉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信中所言,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党的十八以来,中国脱贫减贫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跨越。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场脱贫减贫的攻坚战,从2012年全面打下响,举国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首次整体摆脱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减贫的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凝练概括了中国脱贫减贫事业的宝贵经验与启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向,对于我们顺利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更是脱贫工作行稳致远的成功秘诀。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雄安新区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白洋淀。走过白洋淀大堤,沿着长长的木栈道,步入淀区深处。水面波光粼粼,阳光照射下金灿耀眼,他环视开阔的白洋淀,总书记说;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在安新召开座谈会时,总书记告诫;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他还语重心长叮嘱;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英明决策、谆谆嘱托,句句说到乡亲们的心坎上!

  如今,雄安新区的建设、白洋淀的修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份熠熠生辉的答卷上,作为隶属雄安新区的白洋淀刘庄整体改造,历经多年,探索出集农鱼、旅游、消费等“科技+”脱贫减贫模式,为科技脱贫创出一条新路。那么,脱贫减贫、雄安建设、白洋淀区的新农村改造,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

  我想,习总书记做过最简要的回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决定太英明、太出色、太响亮,把四周的笔墨,变的更有可信性与合理性。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成果,我采访了白洋淀刘庄渔民王鹤年,并从雄安新区赋能白洋淀区整体脱贫减贫,从科技赋能刘庄农业、消费、教育、医疗等方面,从王鹤年家庭生活巨大变化启悟中,感受大国扶贫的力量与担当。

  走读白洋淀,为作者提供了改革往何处去的新思考,并拥有历史性和长期性价值,而观察和分析白洋淀的变革与发展,感悟习总书记对关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阐释,去感受发生在白洋淀的中国故事、一个真正的中国传奇。

  白洋淀,是我1988年去过的地方,悬悬在念至今。

  白洋淀,这片被“荷花淀派”以清亮透彻的文字描述过的燕赵水国,一直令我神往。可是阴错阳差,时隔33年,如愿于2020年10月2日。

  白洋淀渔民王鹤年,我认识他是在33年前,我第一次去白洋淀采风,在刘庄,恰好遇到他在卖咸鸭蛋,他腌制的鸭蛋,个个都流油,好吃,就很值得研究了。

  2020年10月1日,深更半夜,我的手机响了,是王鹤年打来的,他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住任丘市刘庄。刘庄始建于宋初,姓刘的曾迁居于此,当时该处有大杨树,故取名大树刘庄,现称为刘庄。全村4395人,1030户,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4230亩。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白洋淀。

  我第一次去采风,寒风瑟瑟,草木枯黄,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已干涸。在寂寥的天空下,阵风吹过,淀底沙土飞扬,它已耗尽最后的力气,显得疲惫而心里憔悴,陈旧的屋顶和破败的院落暴露出衰竭的迹象,鸡鸣犬吠,沟壑纵横,污水乱流,一片落后的农村景象。

  刘庄的村舍,有一半是修建在白洋淀大堤上。村边有个地标性建筑,是一个修车铺,一间破木板房,门口木杆上挑着一个锈蚀的自行车圈,里面焊着个“车”字,门口有几个修车人,在修理自行车和独轮车,还有人“土法上马”,用电焊机,制作镀锌铁管的载重自行车,这是刘庄最早的工业。这种车可驮重200斤货物,也可载着一摞鸭笼,许多村民骑着它,到处去贩卖小鸭子。

  啊,锈蚀的车圈!锈蚀的刘庄!

  锈蚀的车圈,你的轮辙将辗向何方?

  锈蚀的车圈,更在于它凝缩了中国农村的百年沧桑,是极具代表意义的一幅历史画卷。无论民国初年小农经济的风雨飘摇,日寇入侵时的忍辱偷生,还是共和国成立之际土地改革的暴风骤雨,合作化期间的翻天覆地,以至于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和“四清”、“文革”的奇闻轶事,直到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在百年间每一个历史阶段,几乎无一例外地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

  如今的刘庄,现已隶属雄安新区,它的变化引起我浓厚兴趣,且是一个不衰的话题。但白洋淀的主要景区是在安新县,而我要去的刘庄,虽然划归雄安新区,目前还不是最好的景区之一,但既然答应了王鹤年,还是去看看。从白洋淀的东岸的角度,看雄安新区的建设、看白洋淀人的情怀。特别是看看白洋淀那里乡亲们,他们是否已经脱贫减贫了,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何况白洋淀的魅力。

  “九河下梢”是当地人最喜欢用来形容白洋淀的一句话。白洋淀属于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白洋淀形成始于第三纪晚期,成于第四纪,是河北平原北部古湖盆地的一部分,古黄河故道和源于太行山的古河系,在山前形成冲积扇群,扇与扇之间的低洼处,沥水停积,形成淀泊。黄河改道之后,海河流域的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注入淀中,形成现在的白洋淀。其实,白洋淀曾经是143个淀泊中相对较大的一个淀泊,现在泛指整个水域了。白洋淀,连接着安新、高阳、雄县、容城、任丘等地,由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总面积达50多万亩。而最早白洋淀的“洋”,是绵羊的“羊”字。这片水域里,被芦苇荡和小岛分割成多处水泊,其中较大的一个水势很猛,大风过处,卷起层层波浪,远看就像一群奔跑的白羊,当地人形象地称这里是“白羊淀”,后来慢慢演变成“洋”字,变成了现在声名远播的“白洋淀”。(第27党支部 付谦 宣教处提供)



上一篇:【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来自白洋淀脱贫的答卷——追梦人 王鹤年


下一篇:【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来自白洋淀脱贫的答卷——以水为脉,起笔写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