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发展改革法治网!!

当前位置:当前所在:首页 > 发改法治

春耕农资价格上涨 市场多元供给充足

时间:2021-04-16 作者: 来源: 

  

      春耕临近,我们就保障农民春耕生产对农资价格及市场供应进行了调研。受通货膨胀、疫情、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农资价格有所上涨,同时企业规模化的生产、开放式的销售、便利的交通物流,也保证了多元化市场的供给充足。

      一、春耕生产在即,农资价格上涨

      目前,我区春耕生产尚未开始,区内没有形成规模交易,但受国内、国外市场影响化肥、农药价格高于去年同期。

      (一)、化肥价格同比上涨9.23%。其中尿素(氮肥)平均零售价格为1860元/吨,同比上涨5.68%;磷酸二铵(磷肥)平均零售价格为3560元/吨,同比上涨12.66%;氯化钾(钾肥)平均零售价格为3010元/吨,同比上涨12.66%。

  

  

  

  

  

   

  

  

      (二)、农膜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棚膜平均零售价格为14.01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地膜平均零售价格为10.01元/公斤,同比上涨0.91%。

  

  

   

   

      (三)、农药价格同比上涨7.98%。杀灭菊酯平均零售价格为17元/公斤,同比上涨7.91%;多菌灵平均零售价格为15.5元/公斤,同比上涨13.54%。草甘膦平均零售价格为20.36元/公斤,同比上涨2.72%。

  

   

  

  二、 生产销售畅通,市场供给充足

  (一)、农膜供给充足

  目前,我区农膜生产主要以中小生产企业为主,区域性强,生产速度快,以需定产,受外部市场因素较小,供给充足。

  (二)、化肥整体供大于求

  氮肥、钾肥自产自销,可足量销往内地,供给充足,磷肥我区不产,依赖疆外调运。我区是尿素、碳酸氢铵(氮肥)、氯化钾(钾肥)生产大省,产量远远满足疆内市场需求,并且部分外销疆外。

  1、我区氮肥类产能具有规模类2019年约为920万吨,实际生产量约为400万吨,其中区内自用约260万吨,其余销往区外。

  2、我区钾肥类(国投罗钾)去年产量133万吨,今年计划产量为150万吨,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区钾肥使用量21万吨(提纯),折成钾肥约为55万吨(供销社了解的数据为52-58万吨),供给充足。

  3、我区磷肥(磷酸二铵)供给从疆外调运。国内市场供应量充足,加上我区农业生产晚于国内大部分地区,磷肥供给一般能充足供应。

   今年我区化肥产量和计划使用        单位:万吨

   

  产量

  我区使用量

  计划外销

  氮肥

  400

  260

  200

  磷肥

  0

  85

  0

  钾肥

  150

  21

  129

   

  三、 价格上涨有原因,后期稳价是关键

  受通货膨胀、疫情、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农资价格从今年1月开始有所上涨,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受各类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水、电、气、煤价格上涨)及人工成本上涨。

  (二)、销售环节成本增加。疫情防控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运输成本。

  (三)、我区农资需求量集中增大,加上国内平均价格高于我区,拉动价格上涨。

  (四)、美元超发带动全球货币膨胀,带动蔬菜、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价格近些年来持续上涨,从而拉动上游价格。

  (五)、季节性集中用肥成为价格上涨关键。4-7月是我区集中用肥时期,需求大幅增加。

  四、建议

  1、引导企业适当错峰生产,降低销售高峰生产成本。

  2、鼓励农民淡季储肥,在价格低谷购买农资。

   

  

  



上一篇:我区钢材市场主要产品价格呈上扬态势 水泥、砂子、砖价格平稳 供应充足


下一篇:成本局积极参加2021年全国存售粮调查数据集中审核汇总培训

热门推荐